中医古籍
  • 苦瓜根

    《中药大辞典》:苦瓜根拼音注音Kǔ Guā Gēn出处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苦瓜,夏、秋采收。

    性味

    苦,寒。

    ①《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

    ②《闽南民间草药》:"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痢疾,便血,疔疮肿毒,风火牙痛。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热解毒。治火牙痛;外洗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鲜用)。外用:煎水洗。

    复方

    ①治痢疾腹痛、滞下粘液:苦瓜根二两,冰糖二两。加水炖服。(《众集验方》)

    ②治大便带血:鲜苦瓜根四两。水煎服。

    ③治风火牙痛:苦瓜根捣烂敷下关穴。

    ④治疔疮:苦瓜根研末调蜂糖敷。(②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苦瓜根拼音注音Kǔ Guā Gēn英文名Root of Balsampear出处

    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mordica charanti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根部,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苦瓜,一年生攀援草本,多分枝,有细柔毛,卷须不分枝。叶大,肾状圆形,长宽各约5-12cm,通常5-7深裂,裂片卵状椭圆形,基部收缩,边缘具波状齿,两面近于光滑或有毛;叶柄长3-6cm。花雌雄同株。雄花单生,有柄,长5-15cm,中部或基部有苞片,苞片肾状圆心形,宽5-15mm,全缘;萼钟形,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先端短尖,长4-6mm;花冠黄色,5裂,裂片卵状椭圆形,长1.5-2cm,先端钝圆或微凹;雄蕊3,贴生于萼筒喉部。雌花单生,有柄,长5-10cm,基部有苞片;子房纺锤形,具刺瘤,先端有喙,花柱细长,柱头3枚,胚珠多数。果实长椭圆形,卵形或两端均狭窄,长8-30cm,全体具钝圆不整齐的瘤状突起,成熟时橘黄色,自顶端3瓣开裂。种子椭圆形,扁平,长10-15mm,两端均具角状齿,两面均有凹凸不平的条纹,包于红色肉质的假种皮内。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湿热;解毒。主湿热泻痢;便血;疔疮肿毒;风火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各家论述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热解毒。治火牙痛;外洗疮毒。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别名白花藤来源毛茛科白花铁线莲Clematis maximowicziana Franch. et Savat.,以根入药。生境分布浙江。注意有毒,剂量不能超过8钱。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毒蛇(蝮蛇)咬伤。用法用量鲜根5钱,水煎服,......
  • 制剂白花银背藤 bá;i huā yí;n bè;i té;ng别名藤续断、白牛藤、白背藤。英文名Argyreia seguinii Vant. (Levl.) ex Levl.来源旋花科植物......
  • 拼音注音Bái Huā Guǐ Zhēn Cǎo别名金杯银盏、金盏银盆、盲肠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花鬼针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dens pilosa L.var .radiata Sch.-Bip. [B. pilosa ......
  • 拼音注音Bái Huā é Zhǎnɡ Chái别名汉桃叶、广西鹅掌柴、七叶莲、七多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白花鹅掌柴的根或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ter leacantha Vig.[Schef-flera kwangs......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龙胆拼音注音Bái Huā Lónɡ Dǎn来源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高山龙胆Gentian algida Pall.,以全草入药。7~9月采挖带根全草,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肝胆,除湿热,健胃。用于流行性脑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