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扛板归根

    《中药大辞典》:扛板归根拼音注音Kánɡ Bǎn Guī Gēn出处

    《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

    为蓼科植物扛板归根

    化学成分

    根和根茎含靛甙,并含少量大黄索和大黄酚根皮含鞣质33%。

    功能主治

    治对口疮,痔疮瘘管。

    复方

    ①治对口疮:鲜扛板归根二两。水煎服;另取鲜叶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②治痔疮瘘管:扛板归鲜根八钱至一两二钱(干品六至八钱)。炒焦,放冷后,和红薯烧酒十两至一斤炖一小时,饭前服,日服一次。或取根和瘦猪肉四至六两,红薯烧酒十至十二两,炖两小时,饭前服,日服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扛板归根拼音注音Kánɡ Bǎn Guī Gēn别名

    杠板归根、河白草根

    出处

    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扛板归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perfoliatum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根部,除净泥土,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荒芜的沟岸、河边及村庄附近。

    资源分布:全国均有分布。

    原形态

    多年生蔓生草本,长1-2m。全株无毛;茎有棱,棱上有倒钩刺。叶互生;叶柄盾状着生,凡与叶片等长;托叶鞘叶状,圆形或卵形,抱茎,直径2-3cm;叶片近三角形,长、宽均为2-5cm,淡绿色,下面叶脉疏生钩刺,有时叶缘也散生钩刺。短穗状花序项生或生于上部叶腋,两性花;花小,多数,具苞,苞片圆形,花被白色或淡红色,5裂,裂片卵形,果时增大,肉质,变为深蓝色;雄蕊8;花柱3叉状。瘦果球形,暗褐色,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化学成分

    根和根茎含靛甙(indican),并含少量大黄素(emodin)和大黄酚(chrysophanol)。根皮含鞣质33%[1,2]。

    药理作用

    1. 抗菌作用 本品所含成分大黄素,体外实验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甲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以及白喉杆菌、枯草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作用。对须发癣菌、大小孢子菌等真对抗作用。能杀灰钩端螺旋体[1]。

    2.抗肿瘤作用 本品所含成分大黄素对小鼠B16黑色素瘤(BL)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小鼠乳腺癌和艾氏腹水癌(EAC)也对抑制作用[1]。

    3.其他作用 大黄素有止咳、解痉、降低血压和利尿作用[1]。

    性味

    酸;苦;性平

    功能主治

    解毒消肿。主对口疮;痔疮;肛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婆婆纳来源玄参科白婆婆纳Veronica incan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华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消肿止血。主治痈疖红肿。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白婆婆纳拼......
  • 拼音注音Bái Zǐ Cài别名白背三七、白东枫、玉枇杷、三百棒、厚面皮、鸡菜、大肥牛、白番苋、白红菜、疔拔来源菊科土三七属植物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 (L.) DC.[Gynura ovalis DC.],以全草入药。夏......
  • 拼音注音Bái Duì Jiē Zǐ Yè英文名Swida macrophylla(Wall.) Sojak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木来)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macrophylla (Wall.) Sojak采收和......
  • 拼音注音Bái Ní Sh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海参科动物蛇目白尼参及图纹白尼参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ohadschia argus Jaeger2.Bohadschia marmorata Jaeger[B.bivittata(......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屈菜拼音注音Bái Qū Cài别名山黄连、土黄连、牛金花、八步紧、断肠草[北京]来源为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以全草入药。花盛期采收,割取地上部,晒干或鲜用。性味苦,凉。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