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虎肚

    拼音注音Hǔ Dù出处

    《纲目》

    来源

    为猫科动物。剖取虎肚后。洗净,烘干,切块。

    生境分布

    产东北及华南各地。

    性状

    为方形块状物,约1.5厘米见方;质如皮状,黄色,有腥气。

    功能主治

    治反胃吐食。

    用法用量

    内服:煨存性研末入丸、散。

    复方

    ①治反胃吐食:虎肚生者勿洗,存滓秽,新瓦固煅存性,入平胃散末一两和匀,每白汤服三钱。(《保寿堂经验方》)

    ②治翻胃,危笃之极:虎肚一具(泥裹煅过),母丁香三钱,沉香八钱,狗宝二钱五分。上为末。老生姜取汁为细丸。每服八分,酒下。(《丹台玉案》虎肚回生丹)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别名官桂皮[四川]、桂皮来源樟科樟属植物银叶樟(川桂皮)Cinnamomum argenteum Gamble 和三条筋树Cinnamomum tamala Nees et Eberm.,以树皮入药。夏至前后采收。炮制剥皮,切成30~60厘......
  • 拼音注音Chuān Guì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银叶桂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mairei Lévl.[C.argenteum Gamble]采收和储藏:一般栽培15-20年,胸径达12-15cm时,在5-......
  • 拼音注音Chuān Tónɡ Pí别名茨楸、棘揪英文名Septemlobate Kalopanax Bark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idz.的树皮。全年可采,以春季为好,晒干。生境......
  • 拼音注音Chuān Lí别名棠梨刺来源蔷薇科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ex D. Don,以果实入药。生境分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消食积,化瘀滞。主治肉食积滞,消化不良,泄泻,痛经,产后瘀......
  •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楝子拼音注音Chuān Liàn Zǐ别名金铃子、川楝实英文名FRUCTUS TOOSENDAN来源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