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花叶矮沱沱

    《中药大辞典》:花叶矮沱沱拼音注音Huā Yè ǎi Duò Duò别名

    地黄连(《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花叶细辛、花叶寻胆(《四川中药志》)。

    出处

    《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楝种植物地黄连全草

    生境分布

    生于中山地区。分布四川。

    原形态

    亚灌木,高10~15厘米。茎通常不分校。复叶互生,小叶3片,上面触之粗糙,下面有短柔毛;顶端小叶较大,卵圆形至椭圆状卵形,长3~6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钝尖,边缘有稀疏的大钝齿,基部阔卵形;侧生小叶片近圆形,长2~2.5厘米,宽1~2厘米。聚伞花序腋生,一般为3朵集生;总花梗长6~7毫米;花基部具线形苞片3片;萼5深裂,裂片披针形,绿色,外被细短毛;花冠白色,下部联生成筒状,裂片倒卵形,先端钝尖;雄蕊10,中部与下部联合成筒状,先端10裂,药10枚,生于筒顶;子房5室,每室有2胚珠。蒴果扁球形,被细柔毛,5棱,裂为5瓣,每室有种子1~2粒。花期7月。

    性味

    性平,味淡,无毒。

    功能主治

    治五痨咳嗽,跌打损伤及风湿病;外敷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跌打损伤:花叶矮沱沱、阎王刺、小血藤、地胡椒。煎水加白酒少许服。

    ②治风湿病:花叶矮沱沱、岩豆藤、破骨风、筋骨草。熬水加酒作引服。(性味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花叶矮沱沱拼音注音Huā Yè ǎi Duò Duò别名

    花叶细辛、花叶寻胆、土黄连。

    来源

    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地黄连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nronia sinica Diel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去净泥土,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阴处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

    原形态

    地黄连 矮小灌木,高10-15cm。茎通常不分枝。奇数羽状复叶互生,被短柔毛;小叶3,稀为5,顶生小叶较大,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3-6cm,宽2.5-3.5cm,先端锐尖而钝,基部宽卵形,侧生小叶近圆形,长2-2.5cm,宽1-2cm,上面触之粗糙,下面有短柔毛,边缘有稀疏粗锯齿。聚伞花序腋生,通常具3花;花白色,长约3cm;萼片5,披针形,外面被细短毛;花瓣5;雄蕊的花丝筒先端10裂,花药10。蒴果扁球形;被细柔毛。花期7月。

    性味

    淡;平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àn Zǐ Bèi Mǔ别名乌花贝母、松贝母英文名Unibract Fritillary Bulb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的鳞茎。7~9月苗未枯......
  • 拼音注音àn Lín Lín Máo Jué英文名Dark-scale Wood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鳞毛蕨科植物暗鳞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cycadina (Fran......
  • 《中药大辞典》:桉叶拼音注音ān Yè别名桉树叶(《现代实用中药》),蓝桉叶(《广西中药志》)。出处李承枯《生药学》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的叶。全年可采,折取老叶,阴干或鲜用。原形态蓝桉,又名:灰杨柳、玉树、小球核桃、蓝油木、杨草果桃、灰叶......
  • 别名桉油、蓝桉叶油、尤加利油。英文名oil of eucalyptus来源桃金娘科植物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或同属其他植物的叶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挥发油。植物形态大乔木,高达十余米。树皮常片状剥落而呈淡蓝灰......
  • 拼音注音ān Shù Guǒ别名洋草果、楠桉果、桉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采收和储藏:夏季或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原形态常绿大乔木。树皮灰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