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胡葱

    拼音注音Hú Cōnɡ别名

    冻葱(《唐本草》),葫葱(《孙真人食忌》),冬葱(《蜀本草》),回回葱(《饮膳正要》),蒜葱(《纲目》),分葱、科葱(《中国蔬菜栽培学》)。

    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胡葱鳞茎。3~5月采收。

    生境分布

    我国中部、南部有栽培。

    原形态

    多年生宿根草本。鳞茎细长,纺锤形或圆形,外被赤褐或铜赤色鳞茎皮。冬季生叶,夏季枯萎,叶圆筒形.细长,长可达30余厘米,先端尖,绿色,柔软。花茎中空,伞形花序顶生,总苞片膜质;花被6片;雄蕊6;子房上位,鲜有结果。蒴果。种子黑色。花期3~4月。

    化学成分

    球茎的外层膜质鳞被中含槲皮醇、绣线菊甙、槲皮素-3,4’-二葡萄糖甙和槲皮素-7,4’-二葡萄糖甙,其总含量为20%,愈向球茎中心,黄酮类含量愈少(中心约为1%)。根不含黄酮类。新鲜时中含绣线菊甙与槲皮素-3,4′-二葡萄糖甙,总含量约1%。

    性味

    辛,温。

    ①《开宝本草》:"味辛。"

    ②《纲目》:"辛,温,无毒。"

    注意

    ①《食疗本草》:"久服之,令人多忘,根发痼疾。又患胡臭、匿齿人不可食,转极甚。亦伤绝血脉气,多食损神,此是熏物耳。"

    ②《开宝本草》:"损目明。"

    功能主治

    温中,下气。治水肿、胀满、肿毒。

    ①《食疗本草》:"主消谷能食,利五脏不足气。"

    ②《蜀本草》:"疗肿毒。"

    ③《开宝本草》:"温中消谷,下气杀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0.5~1两。外用:捣敷。

    复方

    治卒身面浮肿,腹胀,小便不利,喘息稍急:赤小豆一升,胡葱十茎(细切),消石一两。以水五升,并葱同煮,令豆熟,候水干,于砂盆中入消石,研如膏。每日空腹.以暖酒调下半匙。(《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Yún Guā别名山萝卜出处本品始载于《滇南本草》,云:“白云瓜,味甘甜,无毒。生金沙江边有水处。梗甚硬。绿青淡黑叶。开紫花。根下结瓜,生食令人不饥。“据《滇南本草》整理组考订,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
  • 拼音注音Bái Yún G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yunnanensis(Church.et Gagnep.)R.c.fang采收和储藏:夏季采叶,洗净,晒干。原形态蓝花土瓜 多......
  • 拼音注音Bái Yún Guā Gě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yunnanensis(Courch.etGagnep.)R.C.Fang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洗净。原形态蓝花土瓜 多......
  • 拼音注音Bái Yún Guā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原形态蓝花土瓜 多年生缠绕草本。具纺锤状块根,含淀粉。茎细长,圆柱形,有细棱,密被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0.4-2cm......
  • 拼音注音Bái Yún Guā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yunnanensis(Courch.etGagnep.)R.c.Fang采收和储藏:花期采收,阴干。原形态蓝花土瓜 多年生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