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河口莲座蕨

    拼音注音Hé Kǒu Lián Zuò Jué别名

    河口观音座莲

    英文名Hekou Angiopteris出处

    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河口观音座莲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iopteris hokouensis Ching.

    采收和储藏:秋、科季采收,洗净,去叶柄与须根,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m左右的林瑕沟边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东南部。

    原形态

    河口观音莲,多年生大型蕨类植物。具肥大的根状茎。有粗大如指的叶柄;叶二回羽状,厚草质,上面黑绿色,下面绿色,羽片长圆状倒披针形,长约60cm,基部宽仅6cm,上部宽20cm,羽柄长6cm,褐色;小羽片约11对,基部的近对生,长6-8cm,宽约2cm,上部的近互生,长可达13cm,倒披针状长圆形,先端渐尖而近尾状,边缘有锐锯齿,基部近圆形;叶脉开展,多分叉,无倒行假脉。孢子囊群线形,密接,长约1.8mm,有孢子囊20-28个,距叶缘约1.4mm处着生,在羽片上部或尖端不育。

    性味

    味微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痄腮;瘰疬;痈疖;骨折;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消肿、止咳散结的功能。用于腮腺炎、痈疖、瘰疬、蛇咬伤及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鸡屎藤拼音注音Bái Jī Shǐ Ténɡ别名臭皮藤、臭茎子、迎风子(《植物名实图考》)。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毛鸡屎藤的根或全草。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林下、河边阴湿处。分布广西、广东、贵州等地。原形态藤状......
  • 拼音注音Bái Jī Zh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矩圆叶卫矛的根和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oblongifolius Loes.et Rehd.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生......
  • 《中药大辞典》:白鸭肉拼音注音Bái Yā Ròu别名鹜肉(《千金·食治》)。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肉。生境分布我国大部地区有饲养。原形态家鸭(陶弘景),又名:鹜(《周礼》),舒凫(《尔雅》),家凫(《纲目》)。家禽。嘴长而扁平。......
  • 《中药大辞典》:白鹅膏拼音注音Bái é Gāo别名白鹅脂(《千金·食治》)。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鹅肉“条。化学成分鹅脂主含甘油三油酸酯、甘油三棕搁酸酯、甘油三硬脂酸酯。参见“鹅肉“条。性味甘,凉。①《开宝......
  • 《中药大辞典》:白鹇拼音注音Bái Xián别名鹎雉(《尔雅》),白鹎、白雉(《尔雅》郭璞注),越禽(《动物学大辞典》),银鸡(《脊椎动物分类学》),银雉(《中国动物图谱·鸟类》)。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雉科动物白鹇的肉。生境分布多见于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