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换锦花

    拼音注音Huàn Jǐn Huā出处

    《植物名实图考》引《南越笔记》云:“脱红换锦,脱绿换锦,此换绵之所以名也。叶似水仙,冬生,至更而落。独抽一茎二尺许,作十余花,花比鹿葱而大,或红或绿,叶落而花,故曰脱红、脱绿;花落而叶,故曰换锦,花与叶两不相见也。按此即石蒜一类。惟花肥多,茎粗稍异。”并附图。据以上形态描述及附图分析,所说即与石蒜科植物换锦花相符。

    来源

    药材基源:为石蒜科植物换锦花的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oris sprengeri Comes ex Bak.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野生于阴湿山坡或竹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地。

    原形态

    换锦花 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形,直径约3.5cm。早春出叶,叶带状,长约30cm,宽约1cm,绿色,先端钝。花茎高约60cm;总苞片2枚,长约3.5cm,宽约1.2cm;伞形花序有花4-6朵,淡紫红色;花被裂片倒披针形,长约4.5cm,宽约1cm,先端常带蓝色,边缘不皱缩;花被简长1-1.5cm,玫瑰红或紫色;雄蕊与花被近等长,花柱略伸出于花被外。蒴果具三棱,室背开裂;种子近球形,直径约5mm,黑色。花期8-9月。野牛于阴湿山坡或竹林中。

    化学成分

    鳞茎含石蒜碱 (lycorine),石蒜伦碱( lycore-nin),雪花莲胺碱(galanthamine)等。

    性味

    辛;温;有毒

    注意

    脾胃虚弱者慎服。

    功能主治

    解毒;祛痰;利水。主痈疽肿毒;喉风;咳嗽痰喘;水肿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内服:煎汤,2-5g。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ù Jīnɡ别名五指疳、五指风、山紫荆(《广西药植名录》),梅哈忍(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山牡荆的根或树干心材。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干心晒干。生境分布生于林中或栽培。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乔......
  • 拼音注音Biǎn Dɑn Gǎn别名娃娃拳、麻糖果、月亮皮、葛荆麻来源椴树科扁担杆属植物扁担杆Grewia biloba G. Don,以根或全株入药。夏秋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辛、甘,温。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固精止带,祛风除湿。用于小儿疳......
  • 拼音注音Biǎn Dɑn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种植物垂果南芥和粉绿垂果南芥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rabis pendula L.2.Arabis pendula L.var.hypoglauca Franch.采收和储藏......
  • 拼音注音Biǎn Dɑn Ténɡ别名扁藤、大芦藤、铁带藤、过江扁龙、扁骨风、腰带藤、羊带风来源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扁担藤Tetrastigma planicaule (Hook. f.) Gagnep.,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果来源漆树科扁果Rhus paniculata Wall.,以皮、果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皮:苦、涩,凉。果:酸、涩,凉。功能主治消炎,收敛,舒筋活血。主治扁桃腺炎,风湿性关节炎,消化不良,腹泻。用法用量皮3~5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