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狗骨节

    《中药大辞典》:狗骨节拼音注音Gǒu Gǔ Jié出处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荨麻科植物西南冷水花。秋、冬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

    形态详"石筋草"条。

    性味

    味涩微酸。

    功能主治

    活络止痛,除风湿。

    复方

    ①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病:狗骨节泡酒服。

    ②治肝炎:狗骨节三至五钱。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狗骨节拼音注音Gǒu Gǔ Jié出处

    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绿赤车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llionia viridis C.H.Wright[Elatostema viride(C.H.Wright)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来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左右的山沟边或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高达40cm,无毛,不分枝或仅具1条分枝。单叶互生;叶柄在叶片基部之上0.5mm处盾状着生,长0.6-1.4cm;托叶小,钻形;叶片狭卵形、披针形或狭椭圆形,稍不对称,长达6-12.5cm,宽1.4-4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在中部之上疏生浅牙齿或近全线。钟乳体条形,长约0.5mm。雌雄异株;雄聚伞花序具密集的花,宽达8mm;总花梗细,长0.5-1.8cm;雄花花被片5,船形,长约0.8mm,具角,雄蕊 5;雌花序无柄,近球形,直径约3.5mm,具密集的花;雌花花被片约4,不等大,披针形或船形,长0.5-0.8mm,柱头画笔头状。瘦果狭卵球形,有小瘤状突起。花期4-6月,果期7-8月。

    性味

    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Yǐnɡ Tái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白颖苔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rigescens(Franch.)V.Krecz.[C.stenophylla Wahlb.var.rigescens Fr......
  • 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别名鱼眼木、鹊饭树来源大戟科白饭树属植物白饭树Fluggea virosa (Roxb. ex Willd.)Baill.[F. microcarpa Bl.],以全株入药。随用随采,多鲜用。性味苦、微涩,凉。......
  • 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 Yè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白饭树的枝叶。生境分布生于溪旁、路边、灌木丛中。分布广西、湖南,贵州,广东、台湾等地。原形态白饭树(《生草药性备要》),又名:金柑藤,鱼骨菜,白鱼眼、鱼眼木、白火炭、白......
  • 《中药大辞典》:白饭树根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 Gēn别名薏米蕴(《岭南采药录》),鱼眼报(《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大戟料植物白饭树的根,随时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饭树叶“条。化学成分树皮......
  • 拼音注音Bái Fàn Dòu别名云藊豆、四季豆、龙爪豆(《植物名实图考》),唐豇、隐元豆(《植物学大辞典》),云豆、六月鲜、龙骨豆、二生豆、三生豆、唐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白豆、粉豆(《陆川本草》)。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