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佛手露

    《中药大辞典》:佛手露拼音注音Fó Shǒu Lù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芸香种植物佛手果实的蒸馏液

    性味

    《纲目拾遗》:"味淡。"

    功能主治

    ①《金氏药帖》:"专治气膈,解郁,大能宽胸。"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悦脾,舒肝,宽胸,解郁,疏气,开胃进食。治气膈,烦热骨蒸。"

    用法用量

    内服:隔水炖温,3~4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佛手露拼音注音Fó Shǒu Lù英文名distilled liquid of Fleshfingered Citron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Noot.)Swingle的果实的蒸馏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medica L.var. sarcodactylis (Noot.)Swingle

    采收和储藏:取成熟果实,用蒸馏法取得的汁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热带、亚热带。

    资源分布:我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

    原形态

    佛手柑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老枝灰绿色,幼枝略带紫红色,有短而硬的刺。单叶互生;叶柄短,长3-6mm,无翼叶,无关节;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6cm,宽2.5-7cm,先端钝,有时微凹,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浅波状钝锯齿。花单生,簇生或为总状花序;花萼杯状,5浅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内面白色,外面紫色;雄蕊多数;于房椭圆形,上部窄尖。柑果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分裂如拳状,或张开似指尖,其裂数代表心皮数,表面橙黄色,粗糙,果肉淡黄色。种子数颗,卵形,先端尖,有时不完全发育。花期4-5月,果熟期10-12月。

    归经

    肺;肝;胃;肾经

    性味

    微辛;淡;性平

    功能主治

    行气解郁。主胸膈郁闷不舒

    用法用量

    内服:隔水炖温,30-60g。

    各家论述

    1.《金氏药帖》:专治气膈,解郁,大能宽胸。

    2.《中国医学大辞典》:悦脾,舒肝,宽胸,解郁,疏气,开胃进食。治气膈,烦热骨蒸。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吹云草拼音注音Chuī Yún Cǎo别名莎萝莽(《种子植物名称》),一碗泡、公儿草(《广西药植名录》),过山蛇、斩蛇剑(《广西植物名录》。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远志科植物齿果草的全草。秋季采收,晒干,切段。生境分布生于......
  • 《全国中草药汇编》:吹火筒拼音注音Chuī Huǒ Tǒnɡ别名尖叶绣球菊、狭叶绣球菊来源蔷薇科吹火筒Spiraea japonica L. f. var. acuminata Franch.,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
  • 《中药大辞典》:吹风散拼音注音Chuī Fēnɡ Sàn别名水灯盏、细风藤(《广西药植名录》),红大风藤,红十八症、大钻(《文山中草药》)。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冷饭藤的藤或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沟边......
  • 拼音注音Chuī Fēnɡ Ténɡ别名构芭、双飞蝴蝶、牛奶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茶茱萸科植物小果微花藤的根及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odes vitiginea(Hance)Hemsl.[Erythrostaphyle vitigine......
  • 《全国中草药汇编》:唇香草别名小叶薄荷来源唇形科唇香草Ziziphora clinopodioides Lam.,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新疆。功能主治主治高血压,冠心病。用法用量全株2~3钱,水煎服,或开水泡当茶饮,或制成酊剂内服。摘录《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