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臭灵丹草

    别名

    狮子草、臭叶子、山林丹。

    英文名

    Herba Laggerae。

    药用部位

    菊科植物翼齿六棱菊Laggera pterodonta (Candolle) Bentham 的干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草本。茎直立,粗壮或细弱,高达1米,茎翅连续或有时间断。中部叶倒卵形,无柄,基部长渐狭或渐狭,沿茎下延成茎翅,顶端短尖或钝;上部叶小,倒卵形或长圆形,顶端钝或短尖,边缘锯齿较小。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列成总状或近伞房状的大型圆锥花序;总苞近钟形,总苞片约7层,外层绿色或中部以上绿色,内层上部有时紫红色,干膜质,线形。雌花多数,两性花约与雌花等长,花冠管状,向上渐扩大。瘦果近纺锤形,有10棱,被白色长柔毛。冠毛白色,易脱落,花期4~10。

    生境分布

    生于空旷的草地上或山谷疏林中。多产云南、四川、湖北西部、贵州及广西西南部。

    采收加工

    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干燥,除去杂质,切段。

    性状

    全长50~150厘米,干燥全体密被淡黄色腺毛及柔毛。茎多圆柱形,具4~6纵翅,翅缘锯齿状,易折断。叶互生,有短柄;叶片椭圆形,暗绿色,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下延成翅,边缘有锯齿。有特异气,味苦。

    性味归经

    性凉,味辛、苦。归肺经、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用量9~15克;或捣汁;或研末;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敷患处,或水煎浓汁洗患处。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风火牙痛。

    药理作用

    臭灵丹具有抗菌消炎、祛痰镇咳、抗肿瘤、治疗疟疾、抗病毒等药理活性。

    化学成分

    含有为黄酮类化合物、萜类、有机酸类、内酯类、酚类,还含有还原性糖、多糖和油脂等成分。

    注意

    尚不明确,谨慎用药。

    相关药方

    ①舌下粘液囊肿:单用新鲜臭灵丹叶煎水,治疗一例舌下黏液囊肿,效果较好,且五年未复发。[《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4)]

    ②咳嗽:用新鲜采摘的臭灵丹尖叶治疗外感咳嗽或咳嗽日久、干咳无痰者,效果较好。(《中国民间疗法》2002,10)

    ③治腮腺炎:鲜臭灵丹,捣烂敷患处。(《云南中草药》)

    摘录

    其他

    摘录其他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鱼拼音注音Bái Yú别名鲌鱼(《滇南本草》),鱎鱼(《纲目》),白扁鱼(《本草求原》)。出处孟诜来源为鲤科动物翘嘴红鲌的肉。生境分布生活于江河、湖泊中,一般在水的中上层,行动迅速,善跳跃,性凶猛,以鱼类、昆虫等为食。产卵......
  • 《中药大辞典》:白鱼尾拼音注音Bái Yú Wěi别名溪桃、野桃(《闽东本草》),杨波叶、蒲羌癀、白波越子(《福建中草药》)。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根及茎叶。根、茎随时可采。叶8~9月采为佳。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或栽于庭园。分......
  • 《中药大辞典》:白鱼尾果拼音注音Bái Yú Wěi Guǒ出处《闽东本草》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果实。9~10月采,阴干。功能主治治小儿蛔疳。用法用量白鱼尾果一两加水煎后去渣加米煮稀饭,连服三至四次。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白鱼......
  • 《中国药典》:白鲜皮拼音注音Bái Xiān Pí别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英文名CORTEX DICTAMNI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
  • 《中药大辞典》:白鸡屎藤拼音注音Bái Jī Shǐ Ténɡ别名臭皮藤、臭茎子、迎风子(《植物名实图考》)。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毛鸡屎藤的根或全草。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林下、河边阴湿处。分布广西、广东、贵州等地。原形态藤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