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白花夏枯草

    拼音注音Bái Huā Xià Kū Cǎo别名

    白甜蜜蜜(《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

    《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异叶青兰全草。于6~7月花开时,采回全草,洗净泥土,除去残叶败枝,以木棒将茎砸扁,晾干。

    生境分布

    生于田边路旁、坡地、草原或柏树林下。分布于青海、甘肃、西藏等地。

    原形态

    异叶青兰,又名:白花枝子花。多年生草本,高5~40厘米。直根系。茎四棱形,直立或倾斜,多由基部分枝斜上生长,淡紫色或绿色,有倒向短毛。叶对生,有长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3厘米,宽O.8~1.5厘米,先端钝,基部常为截形、心形或楔形,边缘具圆锯齿。花集生于茎顶呈穗状,每轮通常由4~6花组成;苞片为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齿,齿先端有芒状刺;花萼管状,长约1厘米或过之,无毛,2唇形,5齿裂,下唇短于上唇;花冠近漏斗状,中部以下呈管状,长约2厘米,2唇形,下唇较短,3裂,中裂片有块刻,白色、谈绿色,上唇稍带粉红;雄蕊4,略出于花冠外。小坚果4,黑色,三棱形,稍扁,长2.5毫米,上端截形,下端略锐。花期6~7月。

    药理作用

    小鼠口服酸醇提取物1.6克/公斤,有止咳(氨水喷雾引咳法)和祛痰(酚红法)作用,但无平喘作用(豚鼠组织胺喷雾法)。与全叶青兰一样有抑菌作用。

    性味

    ①《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苦辛,寒。"

    ②《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辛,寒。"

    功能主治

    平肝,清热。治高血压,淋巴结炎,肺热咳嗽。

    ①《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火,散郁结。"

    ②《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清热。治黄疸性发烧,热性病头痛,眼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或入散剂。

    复方

    ①治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白花夏枯草四钱,元参三钱,牡蛎五钱,象贝母三钱。水煎服。

    ②治高血压:白花夏枯草三钱,钩藤四钱,生白芍三钱,决明子四钱。水煎服。

    ③甲状脓肿大:白花夏枯草四钱,海藻五钱,昆布五钱,龙胆草五钱,炒麦芽五钱。共研细末,每服二钱,一日二次,白开水送下。(选方出《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异叶青兰水煎服,日服2次,每次3钱。临床观察788例,显效率74.61%,有效率93.66%。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慈竹笋拼音注音Cí Zhú Sǔ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苗。功能主治①《分类草药性》:“烧灰研细,搽小儿肥疮。“②《重庆草药》:“调气,治脱肛,疝气。“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炖团鱼吃。外用:烧存性调敷。摘录《......
  • 《中药大辞典》:慈竹箨拼音注音Cí Zhú Tuò别名慈竹笋壳(《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箨。功能主治①《纲目》:“治小儿头身恶疮,烧散和油涂之,或入轻粉少许。“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③《四川中药......
  • 《中药大辞典》:慈竹花拼音注音Cí Zhú Huā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花。功能主治治痨伤吐血。用法用量鲜慈竹花半斤,鲜黄桷树寄生半斤,炖黄牛肉或杀口肉服。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慈竹花拼音注音Cí Zhú Huā英......
  • 《中药大辞典》:慈竹茹拼音注音Cí Zhú Rú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炮制鲜用或姜汁炒用。归经入肺、胃、肝等经。性味味甘,性微寒,无毒。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除烦止呕。治胃热呕逆......
  • 别名张口草、华夏慈菇、燕尾草来源泽泻科慈菇属植物慈菇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S. trifolia L. var. sinensis (Sims) Makino],以球茎及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洗净晒干。性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