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栏目导航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药材
中医药方
知识杂集
中医古籍
医要便读汤头歌诀
医贯砭
医马经
幼科推拿秘书
幼科证治准绳
御纂医宗金鉴
中医书籍
《知医必辨》
《祖剂》
《种福堂公选良方》
《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
《竹林女科证治》
《竹泉生女科集要》
知识杂集
药用植物害虫绿尾大蚕蛾
药用植物害虫梨花网蝽
药用植物害虫榆毒蛾
药用植物害虫柑桔凤蝶
药用植物害虫竹节虫
药用植物害虫光肩星天牛
中医药方子
补中化毒汤
补中去毒散
补中参附汤
补中和胃汤
补中和血汤
补中固元汤
中药材
蜈蚣藻
蜗牛
蜗牛壳
豌豆
豌豆七
豌豆七根
查古籍
搜索
《苏沈良方》 论金罂子
作者:
沈括及苏轼撰
金罂子止遗泄,取其温且涩也。世之用金罂者,待其红熟时,取汁熬膏用之,大误也。
红则味甘,熬膏则全断涩味,都失本性。今当取半黄时采干,捣末用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更多中医书籍
《养生类要》
作者:
吴正伦
《养老奉亲书》
作者:
陈直
《医医医》
作者:
?
《医医小草》
作者:
宝辉
《医原》
作者:
未知
《医垒元戎》
作者:
王好古
《医学三字经》
作者:
陈修园
《医学从众录》
作者:
陈修园
金罂子止遗泄,取其温且涩也。世之用金罂者,待其红熟时,取汁熬膏用之,大误也。
红则味甘,熬膏则全断涩味,都失本性。今当取半黄时采干,捣末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