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一)精神分裂症 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兴奋,自言自语,内容荒延离奇,思维零乱,甚至破裂。
(二)癔症(hysteria) 发作时可出现,其言语具有渲泄性,可急剧出现也可骤然停止,情感鲜明生动,易波动,富有戏剧性和幻想性。易受暗示的影响。
(三)器质性脑损害所致的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induced by organic braindamage)言语内容简单,语词贫乏而支离破碎,刻板言语和重复言语。多伴有记忆和智能损害,可有暂时、片断、易变的妄想,情绪肤浅淡漠,幼稚、欣快、哭笑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