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神应经》 胸背胁部

    作者: 陈会撰、刘瑾补辑

    胸满∶经渠 阳溪 后溪 三间 间使 阳陵 三里 曲泉 足临泣

    胸痹∶太渊

    胸膊闷∶肩井

    胸胁痛∶天井 支沟 间使 大陵 三里 太白 丘墟 阳辅

    胸中澹澹∶间使

    胸满支肿∶内关 膈俞

    胸胁满引腹∶下廉 丘墟 侠溪 肾俞

    胸烦∶期门

    胸中寒∶膻中

    肩背酸疼∶风门 肩井 中渚 支沟 后溪 腕骨 委中

    心胸痛∶曲泽 内关 大陵

    胸满血膨有积块,霍乱,肠鸣,善噫∶三里 期门(向外刺二寸,不补不泻)

    胁满∶章门

    胁痛∶阳谷 腕骨 支沟 膈俞 申脉

    缺盆肿∶足临泣 太渊 商阳

    胁与脊引∶肝俞

    背膊项急∶大椎

    腰背强直不能转侧∶腰俞 肺俞

    腰脊痛楚∶委中 复溜

    腰背伛偻∶风池 肺俞

    背拘急∶经渠

    肩背相引∶二间 商阳 委中 昆仑

    偏胁背痛痹∶鱼际 委中

    背痛∶经渠 丘墟 鱼际 昆仑 京骨

    脊膂强痛∶委中

    腰背俱疼难转∶天牖 风池 合谷 昆仑

    脊内牵疼不能屈伸∶合谷 复溜 昆仑

    脊强浑身痛不能转侧∶哑门

    胸连胁痛∶期门(先针) 章门 丘墟 行间 涌泉 肩痹痛∶肩 天井 曲池 阳谷 关冲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
  •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