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寒。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久服不饥。一名白水石。生山谷。
凝寒冰冱。积卤石生。色兼青黑。理具纵横。蜂窠孔细。马齿棱莹。沟渠六角。同类元精。
名医曰。一名寒水石。盐之精也。李时珍曰。夏月研末煮汤。入瓶。悬井底即成冰。陶弘景曰。卤地所生。苏恭曰。有纵理横理二种。苏颂曰。有孔窍若蜂窠。丹房鉴源。石块有齿棱如马牙硝。清莹如水精。亦有青黑色者。梦溪笔谈。太阴元精石生盐泽之卤。沟渠土内。禀积阴之气。凝结皆六角。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味辛寒。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久服不饥。一名白水石。生山谷。
凝寒冰冱。积卤石生。色兼青黑。理具纵横。蜂窠孔细。马齿棱莹。沟渠六角。同类元精。
名医曰。一名寒水石。盐之精也。李时珍曰。夏月研末煮汤。入瓶。悬井底即成冰。陶弘景曰。卤地所生。苏恭曰。有纵理横理二种。苏颂曰。有孔窍若蜂窠。丹房鉴源。石块有齿棱如马牙硝。清莹如水精。亦有青黑色者。梦溪笔谈。太阴元精石生盐泽之卤。沟渠土内。禀积阴之气。凝结皆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