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气味甘、平,无毒。主黄胆,泄痢,肠脓血,阴浊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五色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
陈修园曰∶赤石脂气平禀金气,味甘得土味,手足太阴药也。太阴湿胜,在皮肤则为黄疸,在肠胃则为泄痢,甚则为肠脓血;下注于前阴,则为阴蚀并见赤白带下;下注于后阴,则为下血;皆湿邪之气为害也。石脂具湿土之质,而有燥金之用,所以主之。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等证,皆湿气郁而为热,热盛生毒之患;石脂能燥湿化热,所以主之。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延年者,湿去则津生,自能补髓益气,补髓助精也、益气助神也;精神交会于中土,故有肥健不饥,轻身延年之效也。
《诸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重楼玉钥》(公元 1838 年)清.郑梅涧(枢扶)撰。四卷。一、二卷论喉病的证冶方药,三、四卷论喉病的针法。
气味甘、平,无毒。主黄胆,泄痢,肠脓血,阴浊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五色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
陈修园曰∶赤石脂气平禀金气,味甘得土味,手足太阴药也。太阴湿胜,在皮肤则为黄疸,在肠胃则为泄痢,甚则为肠脓血;下注于前阴,则为阴蚀并见赤白带下;下注于后阴,则为下血;皆湿邪之气为害也。石脂具湿土之质,而有燥金之用,所以主之。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等证,皆湿气郁而为热,热盛生毒之患;石脂能燥湿化热,所以主之。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延年者,湿去则津生,自能补髓益气,补髓助精也、益气助神也;精神交会于中土,故有肥健不饥,轻身延年之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