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寒。
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一名水泻,一名芒芋,一名鹄泻。生池泽。
《名医》曰:生汝南,五六八月采根,阴干。
案《说文》云:水写也;《尔雅》云:蕍舄;郭璞云:今泽舄,又,牛肤;郭璞云,《毛诗》《传》云:水舄也,如续断,寸寸有节,拔之可复《毛诗》云,言采其藚,《传》云,藚,水舄也;陆玑云:今泽舄也,其叶如车前草大,其味亦相似,徐州广陵人食之。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味甘寒。
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一名水泻,一名芒芋,一名鹄泻。生池泽。
《名医》曰:生汝南,五六八月采根,阴干。
案《说文》云:水写也;《尔雅》云:蕍舄;郭璞云:今泽舄,又,牛肤;郭璞云,《毛诗》《传》云:水舄也,如续断,寸寸有节,拔之可复《毛诗》云,言采其藚,《传》云,藚,水舄也;陆玑云:今泽舄也,其叶如车前草大,其味亦相似,徐州广陵人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