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崇原》 夏枯草

    作者: 着者张志聪殁而书未成,后由弟子高世栻续成

    气味苦辛寒,无毒。主治寒热,瘰 鼠 ,颈疮,破症瘕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颈,旧作头,讹,今改正。)

    (夏枯草《本经》名夕句,又名乃东,处处原野平泽间甚多,冬至后生苗,叶对节生,似旋复花叶,而有细齿,背白,苗高一二尺许,其茎微方,三四月茎端作穗,长一二寸,开花淡紫色,似丹参花,结子每一萼中有细子四粒,夏至后即枯。)

    夏枯草禀金水之气,故气味苦辛寒,无毒。主治寒热,瘰 鼠 ,颈疮者,禀水气而上清其火热也。破症瘕瘿结气者,禀金气而内削其坚积也。脚肿乃水气不行于上,湿痹乃水气不布于外。夏枯草感一阳而生,能使水气上行环转,故治香港脚湿痹,而且轻身。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汪宏
  • 作者:
    叶天士
  • 作者:
    周扬俊
  •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