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崇原》 芜荑

    作者: 着者张志聪殁而书未成,后由弟子高世栻续成

    气味辛平,无毒。主治五内邪气,散皮肤骨节中淫淫温行毒,去三虫,化食。

    (芜荑生晋山川谷,今河东、河西近道处处皆有,而太原、延州、同州者良。其木名 ,《说文》曰∶ ,山 榆也,有刺,实为芜荑。叶圆而浓,其实早成,亦如榆荚,但气臭如,土人作酱食之,则味香美。性能杀虫,置物中亦能辟蛀。)

    芜荑,山榆仁也,榆受东方甲乙之精,得先春发陈之气,禀木气也。其味辛,其臭腥,其色黄白,其本有刺,禀金气也。木能平土,故主治五内之邪气。五内者,中土也。金能制风,故散皮肤骨节中淫淫温行毒。淫淫温行者,风动之邪也。风胜则生虫,去三虫,亦金能制木也。火衰则食不化,化食,乃木能生火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罗浮山人
  • 作者:
    汪宏
  • 作者:
    叶天士
  • 作者:
    周扬俊
  •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