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松峰说疫》 针刮

    作者: 刘松峰

    针法有二,用针直入肉中曰刺。将针尖斜入皮肤向上一拨,随以手摄出恶血曰挑。刮法有四,有用蛤壳者,有用瓷盅者,有用麻KT 者,(惟刮臂用。)有用铜钱者。凡刮,或蘸清水,或盐水,或香油。余见刮瘟疫者,则用小枣蘸烧酒刮之,刮出紫疙瘩如熟椹,随用针斜挑破,摄出血,再另刮出疙瘩挑之,刮毕挑止。原其用枣蘸酒之意,取其以火攻火固已,不如易以蓖麻油蘸刮,如无,用麻汁(捣蓖麻仁稍加水,取浓汁。)

    更捷。余见刮挑者,往往待瘟邪入里,现谵狂等症方用之,初感即用此方当更善也。至于瘟疫,或有咽喉诸症则刺少商穴。(刺法穴道并见下虾蟆瘟。)或体厥脉厥等症则刺少商穴,并十指上薄肉(靠指甲边一韭叶宽处。)当中刺之血出,如血不出,可摄出之皆效。

    刮针穴道 颈项后当中,刮一道;两旁左右大筋上,各刮一道;左右两肩软肉处,(靠肩井。)各刮一道;两肩下脊背上软肉处,各刮一道;脊骨两旁,竖刮(自脖下至腰。)各两道;脊后胁间肋缝中软肉处,左右各刮数道;前侠旁软肉处,斜刮各一道;前胁间肋缝中软肉处,左右各刮数道。每处如刮出紫疙瘩,随用针挑破,摄血。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陈三山
  •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吴谦
  • 作者:
    顾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