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伤损至重困者,无名异小石块子外黄中黑,在处有之,大冶县能山、英州三、五块研细,以生葱细剁,入温酒中调药,服讫温酒半盏投之,伤在头去枕伤卧。吴内翰初得此方,侄女户限上损脑痛呼,试令服之,痛立止。又尝一坠至重,服十余块,饮酒一、二升,其病皆愈,后以救人无不效。
又方,饮小便,或灌之,或以酒和小便服。蜀医徐懋云屡起死。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伤损至重困者,无名异小石块子外黄中黑,在处有之,大冶县能山、英州三、五块研细,以生葱细剁,入温酒中调药,服讫温酒半盏投之,伤在头去枕伤卧。吴内翰初得此方,侄女户限上损脑痛呼,试令服之,痛立止。又尝一坠至重,服十余块,饮酒一、二升,其病皆愈,后以救人无不效。
又方,饮小便,或灌之,或以酒和小便服。蜀医徐懋云屡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