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香附子(丸实者,去尽黑皮,微炒,四两) 姜黄(汤浸一宿,洗净,焙干,称二两) 甘草
上三味捣,罗为细末,每服一大钱,入盐点,空心服。皇 、至和间,刘君锡以事窜岭南,至桂州遇刘仲远先生口授此方,仲远此时已百余岁。君锡服此方,间关岭表数年,竟免岚瘴之患。后还襄阳,寿至九旬。尝云闻之仲远说,凌晨盥栉讫,未得议饮食,且先服此汤,可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香附子(丸实者,去尽黑皮,微炒,四两) 姜黄(汤浸一宿,洗净,焙干,称二两) 甘草
上三味捣,罗为细末,每服一大钱,入盐点,空心服。皇 、至和间,刘君锡以事窜岭南,至桂州遇刘仲远先生口授此方,仲远此时已百余岁。君锡服此方,间关岭表数年,竟免岚瘴之患。后还襄阳,寿至九旬。尝云闻之仲远说,凌晨盥栉讫,未得议饮食,且先服此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