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方歌』
加味二陈治痰多,咳嗽频频口不渴。
苓半甘草苡陈皮,杏仁生姜饴糖酌。
『药物』
茯苓、陈皮、制半夏、甘草、苡米、生姜、饴糖。
『方解』
此治痰多作嗽,口不作渴之方。苓、陈、夏、草,即二陈汤。半夏辛温,体滑性燥,行水利痰为君。盖痰因气滞,气顺则痰降,故以陈皮利气。痰由湿生,湿去则痰消,故以茯苓渗湿为臣。中不和则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补土为佐。加苡仁助茯苓以利湿;杏仁助陈皮以利气;生姜助半夏以消痰;饴糖助甘草以和中。凡因痰致嗽者此法均宜。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方歌』
加味二陈治痰多,咳嗽频频口不渴。
苓半甘草苡陈皮,杏仁生姜饴糖酌。
『药物』
茯苓、陈皮、制半夏、甘草、苡米、生姜、饴糖。
『方解』
此治痰多作嗽,口不作渴之方。苓、陈、夏、草,即二陈汤。半夏辛温,体滑性燥,行水利痰为君。盖痰因气滞,气顺则痰降,故以陈皮利气。痰由湿生,湿去则痰消,故以茯苓渗湿为臣。中不和则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补土为佐。加苡仁助茯苓以利湿;杏仁助陈皮以利气;生姜助半夏以消痰;饴糖助甘草以和中。凡因痰致嗽者此法均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