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手穴手纹诊治》 四、腕关节劳损

    【概述】腕关节因工作性质劳损,引起长期腕痛为临床所常见,局部一般无红肿,“X”线片上显示阴性,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按摩手法可以减轻疼痛。

    腕关节的病理表现为,腕关节附近韧带扭伤或破裂;下桡尺关节分离或松驰;三角纤维软骨破裂;创伤性肌腱滑膜炎;局部软组织损伤后出血瘀积,久之机化粘连。

    【手穴治法】

    (一)按摩疗法

    1.按摩前准备手法:

    (1)按压“合谷”穴(见图4—1)

    (2)按压“阳溪”、“阳谷”穴(见图4—3)

    2.治疗手法:

    (1)术者呈45°斜坐于患者病侧,以右手拇及食指捏住患者四指,其他三指握住拇指,并将拇指指关节夹于中与食指之间。此时患者手掌朝上,术者以左手拇指放于患者桡骨茎突平面下,其它三指放于尺侧,食指放于尺骨茎突平面下。术者向下牵引手腕,将腕向尺侧偏屈,尺侧偏屈时食指抵住尺侧腕关节间隙使腕向尺侧偏屈至最大限度。

    (二)指针按压疗法

    选穴:合谷、腕骨、后溪。

    操作:按压合谷穴同按摩准备手法同(见图4—1)。腕骨可用双手拇指尖合拢后掐压,并活动患者腕部。后溪穴采取点压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针刺疗法

    选穴:压痛点、鱼际、合谷、列缺、阳溪、大陵。

    操作:以压痛点为主,从痛点四周向压痛点透刺2—4针,留针10—20分钟,根据患病部位及有无放射痛,适当选用配穴2—3穴,每日或隔日1次。或用温计。即在压痛点四周向痛点中心以75°角各斜刺一针,有酸胀感后,用艾绒制成艾炷或艾条,在针柄上温针灸2~3壮,或10~15分钟。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