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直流电疗法分类:
1.并置法:将两个8×12厘米的电极分别置于肩上及手掌上,电流强度6~12毫安,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日1次,2周为1疗程。2.将一个宽5~6厘米的袖口形电极围绕前臂中段,手浸于装有含盐百分之五的淡盐水中,电流强度8~12毫安,每次治疗15~25分钟,每日1次,2周
(对置法)为1疗程。
3.对置法:将两个8×12厘米的电极分别置于手背和手掌,注意勿使两电极相接触,以免发生短路。电流强度8—10毫安,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2周为1疗程。见图4—11.
4.穴位离子导入法:将直径1厘米左右的圆形电极置于穴位上并衬以药垫。选穴方法参照手穴取穴方法,辅电极置于相应部位,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每次治疗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5~20次为1疗程。
直流电作用:
1.使血管舒张。直流电有明显地使血管舒张的作用,这种血管舒张反应在阴极下更为明显,在直流电作用下,感觉神经末梢和血管壁上的感受器受刺激,通过反射作用使末梢血管舒张。直流电引起血管舒张,还和组织胺释放有关。由于直流电使血管舒张,促进血液循环,因而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这有利于慢性炎症消散,疼痛减轻。
2.调整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在直流电的影响下,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调整,由紊乱变为正常,对植物神经功能也有促进平衡作用,并有双向调节作用。进而对内脏平滑肌的影响,调整脏器功能。
3.改善机体的组织代谢。在直流电作用下,机体的组织代谢增强。这是因为直流电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由于电解和电渗的作用,细胞膜变疏松,通透性增强,致使物质经膜的通透性增快,代谢加强。这就有利于改善局部营养,加速病理产物的移除。因此,可以通过手穴的直流电影响来治疗全身性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