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定位:位于手掌中央,第三、四掌骨间隙中点后1寸处,即“劳宫”穴后1寸处1穴,旁开5分处2穴。左右手各3穴。
主治病症:胃炎,溃疡病,肝炎,气管炎,心功能不全,肾炎,头痛,眼病。
备考:《红医针疗法》载:“健理三针,针法:劳宫穴后1寸,左右旁开5分各1穴分别取之,直刺或向上斜刺1寸。主治肝、脾、胃病、头痛、眼病、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悸、心力衰竭、肾炎。”《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健理三针,直刺或向上斜刺、针感手指麻、胀。”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定位:位于手掌中央,第三、四掌骨间隙中点后1寸处,即“劳宫”穴后1寸处1穴,旁开5分处2穴。左右手各3穴。
主治病症:胃炎,溃疡病,肝炎,气管炎,心功能不全,肾炎,头痛,眼病。
备考:《红医针疗法》载:“健理三针,针法:劳宫穴后1寸,左右旁开5分各1穴分别取之,直刺或向上斜刺1寸。主治肝、脾、胃病、头痛、眼病、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悸、心力衰竭、肾炎。”《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健理三针,直刺或向上斜刺、针感手指麻、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