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神农本草》谓之《本经》,计三百六十五种,以应周天之数。上品一百二十五种为君,无毒。主久服,养命延年,益气轻身,神仙不老。中品一百二十种为臣,或有毒,或无毒。主通调血气,却邪治病。下品一百二十种为佐使,或有毒,或无毒,或大毒。主除寒热邪气,破积聚症瘕,中病即止。夫天地开辟,草木始生。农皇仰观天之六气,俯察地之五行。六气者,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三阴三阳是也。五行者,甲己运土,乙庚运金,丙辛运水,丁壬运木,戊癸运火,五运五行是也。本五运六气之理,辨草木金石虫鱼禽兽之性,而合人之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寒热升降补泻之治。天地万物,不外五行。其初产也,有东南西北中之五方。其生育也,有春夏秋冬长夏之五时。其形有青黄赤白黑之五色,其气有臊焦香腥腐之五臭,其质有酸苦甘辛咸之五味。着为药性,开物成务,传于后世,词古义深,难于窥测。后人纂集药性,不明《本经》,但言某药治某病,某病须某药,不探其原,只言其治,是药用也,非药性也。知其性而用之,则用之有本,神变无方。袭其用而用之,则用之无本,窒碍难通。余故诠释《本经》,阐明药性,端本五运六气之理,解释详备。
俾上古之言,了如指掌。运气之理,炳如日星,为格物致知,三才合一之道。其后人之不经臆说,逐末忘本者,概置勿录。学人能于此会悟之,则神农观天察地穷理尽性之学,庶几近之。后世之书,有涉讹谬者,屏弃勿道,可也。
中医饮食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主要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尤海燕老师主讲,国讯医药网络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制作而成。 整个课程包括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两部分,上篇主要为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共四章;后篇主要讲述各种饮食的临床应用,分为十二章。
《神农本草》谓之《本经》,计三百六十五种,以应周天之数。上品一百二十五种为君,无毒。主久服,养命延年,益气轻身,神仙不老。中品一百二十种为臣,或有毒,或无毒。主通调血气,却邪治病。下品一百二十种为佐使,或有毒,或无毒,或大毒。主除寒热邪气,破积聚症瘕,中病即止。夫天地开辟,草木始生。农皇仰观天之六气,俯察地之五行。六气者,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三阴三阳是也。五行者,甲己运土,乙庚运金,丙辛运水,丁壬运木,戊癸运火,五运五行是也。本五运六气之理,辨草木金石虫鱼禽兽之性,而合人之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寒热升降补泻之治。天地万物,不外五行。其初产也,有东南西北中之五方。其生育也,有春夏秋冬长夏之五时。其形有青黄赤白黑之五色,其气有臊焦香腥腐之五臭,其质有酸苦甘辛咸之五味。着为药性,开物成务,传于后世,词古义深,难于窥测。后人纂集药性,不明《本经》,但言某药治某病,某病须某药,不探其原,只言其治,是药用也,非药性也。知其性而用之,则用之有本,神变无方。袭其用而用之,则用之无本,窒碍难通。余故诠释《本经》,阐明药性,端本五运六气之理,解释详备。
俾上古之言,了如指掌。运气之理,炳如日星,为格物致知,三才合一之道。其后人之不经臆说,逐末忘本者,概置勿录。学人能于此会悟之,则神农观天察地穷理尽性之学,庶几近之。后世之书,有涉讹谬者,屏弃勿道,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