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害〕走散之药。病患涉虚者,不宜多服。冷利大肠,虚寒人禁用。
〔利〕味咸微温,兼苦,入肺、肝、大肠三经。咸能软坚,能祛老痰结积,温能解散,咸可润下,故治风气湿痹,大肠燥结,又能通脉。草名金沸,功用相仿。
〔修治〕六月至九月采花,去蕊并壳及蒂子,蒸晒干用。有细毛,恐射肺,令人嗽,须用绢包好,入煎剂。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害〕走散之药。病患涉虚者,不宜多服。冷利大肠,虚寒人禁用。
〔利〕味咸微温,兼苦,入肺、肝、大肠三经。咸能软坚,能祛老痰结积,温能解散,咸可润下,故治风气湿痹,大肠燥结,又能通脉。草名金沸,功用相仿。
〔修治〕六月至九月采花,去蕊并壳及蒂子,蒸晒干用。有细毛,恐射肺,令人嗽,须用绢包好,入煎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