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论撮口者。由胎气挟热。风邪入脐。流毒心脾之经。故令舌强唇青聚口。啼声不出者当视其齿龈之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状。急以温水蘸青熟棉布。裹手指。轻轻擦破。开口便安。
如甚则用牛黄三分。竹沥一蚬壳调匀。滴入口中。即愈。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一论撮口者。由胎气挟热。风邪入脐。流毒心脾之经。故令舌强唇青聚口。啼声不出者当视其齿龈之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状。急以温水蘸青熟棉布。裹手指。轻轻擦破。开口便安。
如甚则用牛黄三分。竹沥一蚬壳调匀。滴入口中。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