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查古籍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一论胎怯。小儿面无精光。肌肉薄弱。大便白水。身无血色。时时哽气多哕。目无精彩宜以浴体法主之。
浴体法
天麻(末二钱) 蝎梢(去毒) 朱砂(各半钱) 白矾 青黛(各二钱) 乌蛇肉(三钱酒浸焙为末) 麝香(一字)
上同研匀。每用三钱。水三碗。桃枝一握。并叶五七个同煎。至十沸。温热浴之。浴时勿浴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