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小儿发痧。有阴有阳。阴痧则腹痛而手足冷。阳痧则腹痛而手足温。
或其症似寒非寒。似热非热。四肢懈怠。饮食不思。容颜惨楚。为症不一。俗呼为痧病。
非痧也。多由感冒风寒而耍水伤湿得之。其治之法。宜用热水蘸搭臂膊。将苎麻频频刮之。
候红色出为度。甚者宜以针刺十指背。近其爪处一分许。可先将儿两手自臂捋下。血聚指头方血气通畅而已矣。
一论小儿搅肠痧。心腹腰诸痛。用
火龙丹
雄黄 焰硝(各二钱)
共研细末。每用簪挑些点眼角尖。男左女右。立愈。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小儿发痧。有阴有阳。阴痧则腹痛而手足冷。阳痧则腹痛而手足温。
或其症似寒非寒。似热非热。四肢懈怠。饮食不思。容颜惨楚。为症不一。俗呼为痧病。
非痧也。多由感冒风寒而耍水伤湿得之。其治之法。宜用热水蘸搭臂膊。将苎麻频频刮之。
候红色出为度。甚者宜以针刺十指背。近其爪处一分许。可先将儿两手自臂捋下。血聚指头方血气通畅而已矣。
一论小儿搅肠痧。心腹腰诸痛。用
火龙丹
雄黄 焰硝(各二钱)
共研细末。每用簪挑些点眼角尖。男左女右。立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