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论咯血者。出于肾。咯出血屑者是也。亦有痰带血丝出者。宜
清咯汤
陈皮 半夏(姜汁炒) 白茯苓 知母 贝母(去心) 生地黄(各一钱) 桔梗 栀子(炒各七分) 杏仁(去皮) 阿胶(炒) 甘草 柳桂(各五分) 桑白皮(一钱五分)
上锉。生姜煎服。
一方。治同前。
白术(一钱五分) 当归(一钱) 芍药(一钱) 牡丹皮(一钱五分) 桃仁(研一钱) 山栀(炒黑八分) 桔梗(七分) 贝母(一钱) 黄芩(八分) 青皮(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一方。无青皮、黄芩。有知母、麦门冬、黄柏。
一论吐血咯血。大能润肺止咳。宜
天门冬丸
天门冬(去心一两) 白茯苓(去皮) 阿胶 杏仁(去皮尖) 贝母 甘草(各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含口中噙化下。日夜可服十丸。
《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一论咯血者。出于肾。咯出血屑者是也。亦有痰带血丝出者。宜
清咯汤
陈皮 半夏(姜汁炒) 白茯苓 知母 贝母(去心) 生地黄(各一钱) 桔梗 栀子(炒各七分) 杏仁(去皮) 阿胶(炒) 甘草 柳桂(各五分) 桑白皮(一钱五分)
上锉。生姜煎服。
一方。治同前。
白术(一钱五分) 当归(一钱) 芍药(一钱) 牡丹皮(一钱五分) 桃仁(研一钱) 山栀(炒黑八分) 桔梗(七分) 贝母(一钱) 黄芩(八分) 青皮(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一方。无青皮、黄芩。有知母、麦门冬、黄柏。
一论吐血咯血。大能润肺止咳。宜
天门冬丸
天门冬(去心一两) 白茯苓(去皮) 阿胶 杏仁(去皮尖) 贝母 甘草(各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含口中噙化下。日夜可服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