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东垣曰。右手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过在少阴则二倍。太阴则三倍。右手三部属三阴少阴在关者属脾。太阴在寸主肺肌肤大热。故脾肺二脏之脉皆紧盛。
右寸气口脉。急大而数。时一代而涩。(涩者肺之本脉。代者元气不相接续。此饮食失节劳役过甚大虚之脉也。)
右关脾脉大而数。(谓独大于五脉也) 数中显缓。时一代也。(此不甚劳役之脉也)
右关胃脉损弱。甚则隐而不见。但内显脾脉之大数。微缓时一代。(此饮食不节寒温失所之脉也)
右关脉沉而滑。(此宿食不消之脉也)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东垣曰。右手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过在少阴则二倍。太阴则三倍。右手三部属三阴少阴在关者属脾。太阴在寸主肺肌肤大热。故脾肺二脏之脉皆紧盛。
右寸气口脉。急大而数。时一代而涩。(涩者肺之本脉。代者元气不相接续。此饮食失节劳役过甚大虚之脉也。)
右关脾脉大而数。(谓独大于五脉也) 数中显缓。时一代也。(此不甚劳役之脉也)
右关胃脉损弱。甚则隐而不见。但内显脾脉之大数。微缓时一代。(此饮食不节寒温失所之脉也)
右关脉沉而滑。(此宿食不消之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