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二、关于探针的标记

    (一)cRNA探针的同位素标记

    1.标记液(转录标记)

    标记液(转录标记)

    2.转录缓冲液

    转录缓冲液

    ※:用地高辛或生物素标记时,用UTP替代。

    3.标记终止液

    标记终止液

    4.标记探针水解液

    标记探针水解液

    先用dH2O悬浮探针,再加入后两种试剂,轻轻振摇混合,于60℃条件下反应。

    5.探针水解时间

    探针水解时间

    注:LO-探针初始长度(kb)

    Lf-探针的终长度(kb)

    K-0.11kb/min

    6.探针水解终止液

    探针水解终止液

    每次加入充分混合,临用前配。

    7.探针沉淀液

    探针沉淀液

    每次加入,充分混合,新鲜配制。

    (二)寡聚核苷酸3’端标记(cRNA探针)

    1.标记反应液

    标记反应液

    2.终止液:0.2mol/L EDTA

    3.探针沉淀液

    探针沉淀液

    (三)cRNA探针非同位素标记(地高辛及生物素)

    1.标记液

    标记液

    △:生物素标记时为10mmol/L的生物素-11-UTP

    ※:为检测标记率而加。

    2.转录标记终止液

    (1)0.2mol/L EDTA:用于地高辛标记法

    (2)生物素标记终止液:

    生物素标记终止液:

    (四)DNA探针标记常用试剂的配制

    (1)10 ×缺口平移缓冲液:200mmol/l Tris-HCl,pH7.4含50mmol/L MgCl2;100mmol/Lβ-巯基乙醇、1mg/ml BSA。

    (2)缺口平移反应终止液:200mmol/L NaCl;10mmol/l Tris-HCl,pH7.4;11mmol/L EDTA; 0.5% SDS。

    (3)DNaseⅠ:干粉状DNaseⅠ(2000~3000u/mg)溶于20mmol/l Tris-HCl, pH7.5中(1mg/ml),10μl分装,-20℃保存一年。

    (4)10×DNA聚合酶Ⅰ(Klenow片段)缓冲液:500mmol/l Tris-HCl,pH6.6;100mmol/L Mg-Cl2;10mmol/L DTT;0.5mgBSA。

    (5)10×激酶缓冲液:500mmol/L Tris-HCl,pH7.4,50mmol/L MgCl2;20mmol/LDTT; 1.0mmol/L亚精胺。

    (6)10×随机引物标记缓冲液;500mmol/l Tris-HCl,pH6.6;100mmol/L MgCl2;10mmol/Lβ-巯基乙醇;500μg/ml BSA。

    (7)1×加尾缓冲液:100mmol/L二甲胂化钾,pH7.0,1mmol/l CoCl20.2mmol/L DTT。

    (8)1mol/L MgCl2:MgCl247.60g溶于500ml水中,100ml分装,高压灭菌,室温保存。

    (9)0.25mol/L EDTA(Ph8.0):EDTA 52.02g溶于400ml水中,调pH至8.0,加水至500ml,100ml分装,高压灭菌,室温保存。

    (10)4mol/L醋酸钠:取无水醋酸钠82g溶于200ml水中,用醋酸调pH至6.5,加水至250ml,高压灭菌,或0.45μm膜过滤,室温保存。

    (11)10% SDS:10g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50ml水中,加水至100ml,分装后室温保存。

    (12)20×SSC:取NaCl 175.3g;柠檬酸钠88.2g;加水至1000ml,用10mol/l NaOH调pH至7.0;高压灭菌,室温保存。

    (13)无菌水:100ml去离子水或双蒸水,分装,高压灭菌,室温保存,开瓶后仅限一周使用。

    (14)10×激酶缓冲液:500mmol/L Tris-HCl,pH7.4;100mmol/L MgCl2;50mmol/lDTT;10mmol/L亚精胺(非必需)。

    (15)T4多聚核苷酸激酶:10u/μl,保存在甘油中,-20℃。

    (16)TE缓冲液(Tris/EDTA):Tris,10mmol/l pH7.4(0.5ml 2mol/L贮存液),1.0mmol/l ED-TA,pH8.0(20μl 0.5mol/L)贮存液,加水至100ml,室温保存。

    (17)2mol/L Tris-HCl pH7.4:Tris242.2g溶于850ml,加浓HCl 75ml ,边加边缓慢搅动,至pH7.4,于加水至1000ml。

    (18)1mol/L DTT(二硫苏糖醇):3.0g DTT溶于20ml水中,分装,于-20℃贮存。

    (19)0.5mol/L 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在烧杯中先加入300ml水,加入93.5g EDTA-Na2·2H2O,充分混匀,加10mol/l NaOH调pH至8.0,加水至500ml。

    (20)10mol/L NaOH:200g NaOH溶于450ml水中,混匀,再加水至500ml。

    (21)5mol/L NaCl:292.25g NaCl,加水至1000ml。

    (22)1mol/L HCl:加86.2ml浓盐酸至913.8ml水中。

    (23)1mol/L CaCl2:147g CaCl2:2H2O,溶于1000ml水中,高压灭菌,室温保存。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陈三山
  •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