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完骨二穴,在耳后入发际四分,各灸三三壮,主失欠,甲乙经云∶足太阳少阳之会也。
失欠颊车蹉,灸背第五椎,一日二七壮,满三日,未瘥,灸气冲二百壮,胸前喉下甲骨中是,亦名气堂。
通里二穴,主数欠,甲乙经云∶手少阴络在腕后一寸,走手太阳,各灸五壮,炷如半枣核大,又灸足内踝上三寸宛宛中,或三寸五分,百壮三报,此三阴交穴也。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完骨二穴,在耳后入发际四分,各灸三三壮,主失欠,甲乙经云∶足太阳少阳之会也。
失欠颊车蹉,灸背第五椎,一日二七壮,满三日,未瘥,灸气冲二百壮,胸前喉下甲骨中是,亦名气堂。
通里二穴,主数欠,甲乙经云∶手少阴络在腕后一寸,走手太阳,各灸五壮,炷如半枣核大,又灸足内踝上三寸宛宛中,或三寸五分,百壮三报,此三阴交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