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寅门穴,从鼻头直入发际,度取通绳分为三断,绳取一分入发际,当绳头针是穴。治马黄黄胆等病。
上龈里穴,正当人中及唇,针三 ,治马黄黄胆等病。
上 穴,入口里边,在上缝赤白脉是,针三 ,治马黄黄胆四时等病。
舌下穴,挟舌两边针,治黄胆等病。
唇里穴,正当承浆里边,逼齿龈,针三 ,治马黄黄胆寒暑温疫等病。
颞 穴,在眉眼尾中间,上下有来去络脉是,针灸之,治四时伤暑伤寒所苦,疸气温病等,挟人中穴,火针,治马黄黄胆通身并黄,语音已不转者。
挟承浆穴,去承浆两边各一寸,治马黄急疫等病。
巨阙穴,在心下一寸,灸七壮,冶马黄黄胆急疫等病。
上脘穴,在心下二寸,灸七壮,治马黄黄胆等病。
风府穴,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去上骨一寸,针之,治头中百病,马黄黄胆等病。
热府穴,在第二节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治马黄黄胆等病。
肺俞穴,从大椎数第三椎,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灸主黄胆,通治百毒病。
脚后跟穴,在白肉后际,针灸随便,治马黄黄胆寒暑诸毒等病。
耳中穴,在耳门孔上横梁是,针灸之,治马黄黄胆寒暑疫毒等病。
手太阳穴,手小指端,灸随年壮,治黄胆,擘石子头穴,还取病患手自捉擘,从腕中大渊纹,向上一夫,接白肉际,灸七壮,治马黄黄胆等病。
钱孔穴,度乳至脐中屈,肋头骨是,灸百壮,治黄胆。
太冲穴,针灸随便,治马黄温疫等病。
鱼际二穴,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各灸三壮,主热病恶寒舌上黄,头痛汗不出,又灸黄胆法,在脐两旁各一寸半,各灸五壮,出普济针灸经。
《女科宝鉴》是以中医方法论述女性生殖器相关疾病的探索性新书,书中详细介绍了七十多种常见女性生殖器相关病证,其中包括女科杂病、性病、月经病和中医药避孕、中医药抗早孕等。各病证以病机要点为中枢,展开对理、证、法、方、药的论述,同时,引进中医女科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更具临床指导性和收藏价值。
纵览全书,具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扼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全书共约25万字。
读者对象: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及广大男女中、青年。
著者 一九九一年八月
寅门穴,从鼻头直入发际,度取通绳分为三断,绳取一分入发际,当绳头针是穴。治马黄黄胆等病。
上龈里穴,正当人中及唇,针三 ,治马黄黄胆等病。
上 穴,入口里边,在上缝赤白脉是,针三 ,治马黄黄胆四时等病。
舌下穴,挟舌两边针,治黄胆等病。
唇里穴,正当承浆里边,逼齿龈,针三 ,治马黄黄胆寒暑温疫等病。
颞 穴,在眉眼尾中间,上下有来去络脉是,针灸之,治四时伤暑伤寒所苦,疸气温病等,挟人中穴,火针,治马黄黄胆通身并黄,语音已不转者。
挟承浆穴,去承浆两边各一寸,治马黄急疫等病。
巨阙穴,在心下一寸,灸七壮,冶马黄黄胆急疫等病。
上脘穴,在心下二寸,灸七壮,治马黄黄胆等病。
风府穴,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去上骨一寸,针之,治头中百病,马黄黄胆等病。
热府穴,在第二节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治马黄黄胆等病。
肺俞穴,从大椎数第三椎,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灸主黄胆,通治百毒病。
脚后跟穴,在白肉后际,针灸随便,治马黄黄胆寒暑诸毒等病。
耳中穴,在耳门孔上横梁是,针灸之,治马黄黄胆寒暑疫毒等病。
手太阳穴,手小指端,灸随年壮,治黄胆,擘石子头穴,还取病患手自捉擘,从腕中大渊纹,向上一夫,接白肉际,灸七壮,治马黄黄胆等病。
钱孔穴,度乳至脐中屈,肋头骨是,灸百壮,治黄胆。
太冲穴,针灸随便,治马黄温疫等病。
鱼际二穴,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各灸三壮,主热病恶寒舌上黄,头痛汗不出,又灸黄胆法,在脐两旁各一寸半,各灸五壮,出普济针灸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