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论曰小儿阳气盛壮,上焦有热。伏于肝心二脏。播流脉中,血得热则妄行。下入胃中,胃受之则胀满,与气俱上冲击,故令吐血。
治小儿心肺热吐血。黄连饮方
黄连(去须一两) 豉(二百粒)
上二味,将黄连粗捣筛。每服半钱匕,水七分,入豉二十粒,同煎取三分,去滓温服,日三,更量大小加减。
治小儿吐血不定方
刺蓟(自然汁不计多少) 朴硝(半两)
上二味,先研朴硝为末。二百日儿及 儿,每服用刺蓟汁。调朴硝末一字,至半钱匕,日再服,更量大小加减。
治小儿吐血。大黄汤方。
大黄(锉炒) 黄芩(去黑心各一分)
上二味。粗捣筛,三四岁儿每服一钱匕,水七分,入黑豆三十粒,同煎至四分,去滓温服。日三,更量大小加减。
治小儿积热攻肺,猝吐血方
飞罗面(二两) 生地黄汁(二盏)
上二味。相和匀,曝干研为末。每服半钱匕,新汲水调下。日三,随儿大小加减。
又方:刺蓟花(曝干不拘多少)
上一味,捣罗为末,每用黄牛乳调下一钱匕,日三。
治小儿吐血,地黄饮方
地黄(一升研取自然汁)
上一味,一岁儿服半合,二三岁每服一合,量儿大小增减,日三。
又方:蛇蜕皮(烧灰研细)
上一味,乳汁调下一字匕。日三服,随大小加减。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论曰小儿阳气盛壮,上焦有热。伏于肝心二脏。播流脉中,血得热则妄行。下入胃中,胃受之则胀满,与气俱上冲击,故令吐血。
治小儿心肺热吐血。黄连饮方
黄连(去须一两) 豉(二百粒)
上二味,将黄连粗捣筛。每服半钱匕,水七分,入豉二十粒,同煎取三分,去滓温服,日三,更量大小加减。
治小儿吐血不定方
刺蓟(自然汁不计多少) 朴硝(半两)
上二味,先研朴硝为末。二百日儿及 儿,每服用刺蓟汁。调朴硝末一字,至半钱匕,日再服,更量大小加减。
治小儿吐血。大黄汤方。
大黄(锉炒) 黄芩(去黑心各一分)
上二味。粗捣筛,三四岁儿每服一钱匕,水七分,入黑豆三十粒,同煎至四分,去滓温服。日三,更量大小加减。
治小儿积热攻肺,猝吐血方
飞罗面(二两) 生地黄汁(二盏)
上二味。相和匀,曝干研为末。每服半钱匕,新汲水调下。日三,随儿大小加减。
又方:刺蓟花(曝干不拘多少)
上一味,捣罗为末,每用黄牛乳调下一钱匕,日三。
治小儿吐血,地黄饮方
地黄(一升研取自然汁)
上一味,一岁儿服半合,二三岁每服一合,量儿大小增减,日三。
又方:蛇蜕皮(烧灰研细)
上一味,乳汁调下一字匕。日三服,随大小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