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查古籍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害〕伤胃滑肠,令人作泻,凡阳痿及易举易泄,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症,法并禁用。士材云∶苦寒肃杀,非长养万物者也。世以其滋阴,用治虚损,则如水益深矣。
〔利〕辛苦寒滑,清肺热,泻肾火之有余,入二经气分。润肾燥滋阴,消痰定嗽,止渴除烦,兼能安胎,利二便,消肿,为凉脾胃大肠之品。知母须,其根也,力薄而苦寒性减。
〔修治〕二八月采根,凡用拣肥润里白者,去毛切,得酒良。上行酒浸焙干,下行盐水拌焙。忌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