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害〕同前。
〔利〕甘辛而温,入肺膀胱,温经通脉,发汗解肌,无汗能发,有汗能止。亦治手足痛风、胁风,为手臂之引经,故列于温肝。用桂枝发汗,乃调其营,则卫自和,风邪无容,遂自汗而解。故用治风寒、咳嗽有奇功,非桂能发汗也。汗多用桂枝者,调和营卫,则邪从汗解,而汗自止,非若麻黄之开腠理发汗也。肉桂在下,主治下焦,桂心在中,主治中焦,桂枝在上,主治上焦。
〔修治〕桂之气味最薄者为桂枝,亦称桂木,或密炙用。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害〕同前。
〔利〕甘辛而温,入肺膀胱,温经通脉,发汗解肌,无汗能发,有汗能止。亦治手足痛风、胁风,为手臂之引经,故列于温肝。用桂枝发汗,乃调其营,则卫自和,风邪无容,遂自汗而解。故用治风寒、咳嗽有奇功,非桂能发汗也。汗多用桂枝者,调和营卫,则邪从汗解,而汗自止,非若麻黄之开腠理发汗也。肉桂在下,主治下焦,桂心在中,主治中焦,桂枝在上,主治上焦。
〔修治〕桂之气味最薄者为桂枝,亦称桂木,或密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