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圣济总录》 痛痹

    论曰∶《内经》谓寒气胜者为痛痹。夫宜通,而塞则为痛。痹之有痛,以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也。痛本于寒气偏胜,寒气偏胜,则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治宜通引营卫,温润经络。血气得温则宣流,自无壅阏也。

    治风湿痹,四肢疼痹,拘挛浮肿。茯苓汤方。

    赤茯苓(去黑皮) 桑根白皮(各二两) 防己 桂(去粗皮) 芎 芍药 麻黄(去根节各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枣一枚去核,煎取一盏,去滓温服。连三服后,以热姜粥投之,汗出为度。

    治风湿痹,皮肉不仁,骨髓疼痛不可忍者。天雄丸方

    天雄(炮裂,去皮脐)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 桂(去粗皮一两半) 干姜(炮三两)

    上五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日三夜一。

    治风湿痹,腰脚疼痛不可忍,久不瘥者。去毒丸方。

    天雄(炮裂,去皮脐) 附子(炮裂,去皮脐) 桂(去粗皮各一两) 白僵蚕(直者,炒三两) 防风(去叉三分)

    上五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日三夜一。

    治诸风寒湿骨肉痹痛。当归摩膏方。

    当归(切,焙) 细辛(去苗叶各一两半) 桂(去粗皮一两) 生地黄(一斤切,研,绞取汁) 天雄(十枚去皮脐,生用) 白芷(三分留一块不锉,全用) 芎 (半两) 丹砂(研一两) 干姜(炮三分) 乌头(去皮脐,生用一两三分) 松脂(四两) 猪脂(五斤别炼,去滓)

    上一十二味,先将八味锉如大豆粒,以地黄汁浸一宿,与猪脂、松脂同慢火煎,候至留者一块白芷黄色,以浓绵滤去滓,瓷合盛,入丹砂末,不住搅,至凝即止。每用药用火炙手,摩病处千遍。

    治风寒湿痹,皮肉不仁,骨髓疼痛不可忍。宜服茵芋浸酒方。

    茵芋(去粗茎) 萆 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 狗脊(去毛) 桂(去粗皮)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 牛膝(去苗,酒浸,切,焙) 石斛(去根) 生姜(各一两半)

    上九味, 咀,以生绢袋贮,以酒一斗,浸经三两宿。每服一盏或二盏,温服。服尽酒一半,更可添新酒浸之。觉药味淡,即再合。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曹世荣
  • 作者:
    李珣
  •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作者:
  • 作者:
    顾德华
  • 作者:
    赵献可
  • 作者:
    韩懋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