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寒疫传经,五日而至少阴。肾阴非旺,终不入脏,肾阴一旺,则不拘何日,皆可内传。少阴以癸水而化君火,病则水旺而火衰,以水能胜火而火不胜水,自然之势也。表郁寒作,故病传肾脏。水寒则侮土灭火,伤寒少阴厥逆吐泄之证俱起。卫气陷败,全由于此。当补火泻水,以回肾阳,则卫气发达而不陷亡矣。
茯苓四逆加半夏汤
人参三钱茯苓六钱甘草三钱干姜三钱附子三钱半夏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
呕吐与泄利并见,加石脂,但见泄利,用茯苓四逆加石脂汤。方在太阴。四肢厥冷,踡卧恶寒,而不吐泄,但用茯苓四逆汤治之。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寒疫传经,五日而至少阴。肾阴非旺,终不入脏,肾阴一旺,则不拘何日,皆可内传。少阴以癸水而化君火,病则水旺而火衰,以水能胜火而火不胜水,自然之势也。表郁寒作,故病传肾脏。水寒则侮土灭火,伤寒少阴厥逆吐泄之证俱起。卫气陷败,全由于此。当补火泻水,以回肾阳,则卫气发达而不陷亡矣。
茯苓四逆加半夏汤
人参三钱茯苓六钱甘草三钱干姜三钱附子三钱半夏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
呕吐与泄利并见,加石脂,但见泄利,用茯苓四逆加石脂汤。方在太阴。四肢厥冷,踡卧恶寒,而不吐泄,但用茯苓四逆汤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