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四圣心源》 闭结

    经脉闭结,缘于肝木之郁。血者,木中之津液也。木性喜达,木气条达,故经脉流行,不至结涩。木气郁陷,发生不遂,则经血凝滞,闭结生焉。

    乙木既陷,甲木必逆。乙木遏陷,温气不扬,则生下热;甲木冲逆,相火不归,则生上热。经脉燔蒸,而升降阻格,内无去路,则蒸发皮毛,泄而为汗。汗出热退,皮毛既阖,而经热又作。热日作而血日耗,汗日泄而阳日败,久而困惫尪羸,眠食废损。人知其经热之盛,而不知其脾阳之虚,误以凉营泻热之药投之,脾阳颓败,速之死矣。其肝胆固属燥热,其脾肾则是湿寒,治当分别而调剂之,未可专用清凉也。

    盖木生于水而长于土,乙木之温,即脾阳之左升也。水寒土湿,木气不达,抑郁盘塞,则经脉不通,以其生气失政而疏泄不行也。未有脾阳健运,木陷而血瘀者。其肝木之陷,咎在于脾;其胆木之逆,咎在于胃。己土不升,则戊土不降,中气莫运,故四维不转,非第肝胆之过也。若见其闭结,辄用开通,中气已亏,再遭攻下,强者幸生,弱者立毙,十全二三,甚非良法也。

    桂枝丹皮桃仁汤

    桂枝三钱芍药三钱丹皮三钱桃仁三钱甘草二钱茯苓三钱丹参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上热,加黄芩。中寒,加干姜。中气不足,加人参。血块坚硬,加鳖甲、(庶/虫)虫。脾郁,加砂仁。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作者:
  • 作者:
  • 作者:
    赵术堂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