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泻火
咸平。降火散瘀,治肺瘀鼻衄(刮人中白,新瓦火上逼干,调服即止),劳热消渴,痘疮倒陷,牙疳口疮。即溺 , 研用(以蒙馆童子便桶、山中老僧溺器刮下者,尤佳)。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泻火
咸平。降火散瘀,治肺瘀鼻衄(刮人中白,新瓦火上逼干,调服即止),劳热消渴,痘疮倒陷,牙疳口疮。即溺 , 研用(以蒙馆童子便桶、山中老僧溺器刮下者,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