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肺虚有火,嗽无津液,咳而硬气者。
真阿胶(一两) 牛蒡子(炒,二钱半) 马兜铃(炒,五钱) 杏仁(七钱) 炙甘草(五钱) 糯米)一合)
每服两许,水煎服。
【集注】程应旄曰∶痰带红线,嗽有血点,日渐成痿,缘肺处脏之最高,叶间布有细窍,气从此出入,呼吸成液,灌溉周身,所谓水出高源也,一受火炎,吸时徒引火升,呼时并无液出,久则肺窍俱闭,喉间或痒或疮,六叶遂日焦枯矣。今用阿胶为君者,消窍瘀也。
用杏仁,大力子,宣窍道也。马兜铃者,清窍热也。糯米以补脾,母气到则肺自轻清无碍矣。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治肺虚有火,嗽无津液,咳而硬气者。
真阿胶(一两) 牛蒡子(炒,二钱半) 马兜铃(炒,五钱) 杏仁(七钱) 炙甘草(五钱) 糯米)一合)
每服两许,水煎服。
【集注】程应旄曰∶痰带红线,嗽有血点,日渐成痿,缘肺处脏之最高,叶间布有细窍,气从此出入,呼吸成液,灌溉周身,所谓水出高源也,一受火炎,吸时徒引火升,呼时并无液出,久则肺窍俱闭,喉间或痒或疮,六叶遂日焦枯矣。今用阿胶为君者,消窍瘀也。
用杏仁,大力子,宣窍道也。马兜铃者,清窍热也。糯米以补脾,母气到则肺自轻清无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