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删补名医方论》 二黄汤

    作者: 吴谦

    治上焦火旺,头面大肿,目赤肿痛,心胸。咽喉。口舌、耳鼻热盛及生疮毒者。

    黄芩 黄连 甘草(各等分)

    水煎,食后服。

    【按】三黄汤用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大黄泻下焦火,三焦实火大便实者,诚为允当。若大便不实者,黄连解毒汤证也。以大黄易黄柏者,因其下焦热结未实也。加栀子者,使其热不从大便出而从小便出也。上、中二焦实火,用凉膈散。若夫上焦实火,则以此汤之大黄易甘草,名二黄汤,使芩、连之性,缓缓而下,留连膈上。张洁古以凉膈散减硝、黄加桔梗,亦此义也。虽同一泻火之剂,而其中上下、缓急、轻重之不同,此皆加减转换法也,不可不知。

更多中医书籍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作者:
    陈念祖
  • 作者:
    周扬俊
  • 作者:
    元简
  •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作者:
  • 作者:
    尤怡
  • 作者:
    尤怡
  •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