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备要》 桑螵蛸

    作者: 汪昂

    补肾

    甘咸。入肝、肾、命门,益精气而固肾。治虚损阴痿,梦遗白浊,血崩腰痛,伤中疝瘕(肝肾不足),通五淋,缩小便(能通故能缩。肾与膀胱相表里,肾得所养,气化则能出,故能通;肾气既固,则水道安常,故又能止也。寇宗 治便数,有桑螵蛸散,桑螵蛸、茯神、远志、菖蒲、人参、当归、龙骨、鳖甲醋炙,各一两,为末。卧时,人参汤下二钱,能补心安神,亦治健忘)。炙,饲小儿,止夜尿。螳螂卵也。桑树产者为好(房长寸许,有子如蛆,芒种后齐出,故仲夏螳螂生也。如用他树者,以桑皮佐之,桑皮善行水,能引达肾经)。炙黄,或醋煮汤泡,煨用。畏旋复花(螳螂能出箭镞,螳螂一个,巴豆半个,研敷伤处。微痒且忍,极痒乃撼拔之。以黄连贯众汤洗,锻石敷之。《杨氏方》∶用蜣螂,镞出后,敷生肌散。螳螂、蜣螂,皆治惊风,今人罕用。蜣螂兼治腹痛、便秘、下痢、脱肛、疮疽、虫痔)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闵纯玺
  • 作者:
    张曜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