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外受四时不正之气,内停饮食,头痛寒热,或霍乱吐泄,或作疟疾。
藿香 桔梗 紫苏 白芷 浓朴 大腹皮 半夏 茯苓 陈皮 甘草
上十味,加姜枣,水煎,热服。
【集注】吴琨曰∶四时不正之气,由鼻而入,不在表而在里,故不用大汗以解表,但用芬香利气之品以正里。苏、芷、陈、腹、朴、梗,皆气胜者也,故能正不正之气;茯、半、甘草则甘平之品,所以培养中气者也。若病在太阳,与此汤全无干涉,伤寒脉沉发热,与元气本虚之人,并夹阴发热者宜戒。又金不换正气散,即平胃散加半夏、藿香,凡受山岚瘴气及出远方不服水土、吐泻下利者主之。盖平胃散,可以平湿土而消瘴,半夏之燥以醒脾,藿香之芬以开胃,名曰正气,谓能正不正之气也。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治外受四时不正之气,内停饮食,头痛寒热,或霍乱吐泄,或作疟疾。
藿香 桔梗 紫苏 白芷 浓朴 大腹皮 半夏 茯苓 陈皮 甘草
上十味,加姜枣,水煎,热服。
【集注】吴琨曰∶四时不正之气,由鼻而入,不在表而在里,故不用大汗以解表,但用芬香利气之品以正里。苏、芷、陈、腹、朴、梗,皆气胜者也,故能正不正之气;茯、半、甘草则甘平之品,所以培养中气者也。若病在太阳,与此汤全无干涉,伤寒脉沉发热,与元气本虚之人,并夹阴发热者宜戒。又金不换正气散,即平胃散加半夏、藿香,凡受山岚瘴气及出远方不服水土、吐泻下利者主之。盖平胃散,可以平湿土而消瘴,半夏之燥以醒脾,藿香之芬以开胃,名曰正气,谓能正不正之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