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查古籍
(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伤损之症,或患处或诸窍出血者,此肝火炽盛,血热错经妄行也。用加味逍遥散。中气虚弱,血无所附而妄行,加味四君子汤。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元气内脱,用独参汤加炮姜、附子。血蕴于内而呕血者,四物汤加柴、芩。烦劳太过,或恼怒气逆,或过服寒毒等药,致伤阳络,则吐血、衄血、便血;伤阴络,则血积血块,肌肉青黑,脏腑亏损,经隧失职,急补脾肺二脏自愈。或呕吐黑血者,因打扑伤损,败血流入胃脘,色如豆汁,从呕而出。形实者,用百合散;形虚者,加味芎归汤。或出血过多,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血虚发热,用当归补血汤;脉细沉微,按之轻弱,此阴盛发热,四君子汤加姜、附。或筋惕肉 ,此亡血也,用圣愈汤。发热汗出不止者,血脱也,用独参汤。凡血脱之症,脉实者难治,脉虚者可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