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伤科汇纂》 骨折伤

    耀山曰∶骨折,伤之至重也。扁鹊云∶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在肠胃,酒醴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如之何矣。况顶心、囟门、额颅、额角、脑后乘枕、颈骨、结喉、胸骨、心坎、血盆、脊背、脊膂、腰眼、方骨、皆属致命之骨,一有损伤,生死反掌。若余骨折断,按前卷端接之法调治,倘穷乡僻壤,仓卒无医者,可选后集诸方治之,庶无血凝气泄而遗残废后患也。

    接骨不知痛方∶汪机用酒磨茉莉根,一寸则昏迷一日乃醒,二寸二日,三寸三日。凡跌损骨节,入臼接骨,用此不知痛也。

    藏器铜末焊骨方∶用赤铜屑细研,酒服,直入损处。

    《接骨方》∶用叉鸡草捣烂取汗,热酒和服,数次即愈。

    杨拱《摘要方》∶用土鳖焙存性为末,每服二三钱,接骨神效。又方∶用生土鳖擂汁,酒服亦效。

    《袖珍方》∶损伤接骨,用蚵 (即土鳖)六钱,隔纸砂锅内焙干,自然铜二两,用火 醋淬七次,为末,二钱温酒调下,按病上下分食前后服。

    《集效方》∶接骨,用土鳖(阴干)一个,临时旋研入药,乳香、没药、龙骨、自然铜(火醋淬)各等分,麝香少许,为末,每服三分,入土鳖以酒调下。

    《接骨方》∶用鹰骨烧灰,每服二钱,酒下,随病上下分食前后服。又方∶用雕骨烧灰服二钱,酒下,并效。蔺道人方∶用鹗骨烧灰存性,配醋制古钱,等分为末,以热酒服一钱,分食前后服。李时珍曰∶鹰、雕、鹗骨皆能接骨,盖鸷鸟之力在骨,故以骨治骨,从其类也。《日华》云∶生蟹捣烂,炒罨之,亦能接骨。

    薛氏接骨散∶用官粉、硼砂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苏木汤调下,仍频饮苏木汤大效。《良方》神授散多当归,异神所授故名。一方有醋制半两钱。《永类钤方》用酒调白芨末服,其功不减自然铜古铢钱也。

    《乾坤秘韫》∶接骨用芸薹子一两,小黄米二合,龙骨少许为末,醋调摊贴。又方∶灵脂、白芨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三钱,为末,热水同香油调涂。又方∶用牛蹄甲,入乳香、没药烧研,黄米糊和敷之,并效。

    杨诚《经效方》∶接骨,用市上乞儿破鞋一只烧灰,白面等分,好醋调成糊,敷患处,以绢束之,杉片夹定,须臾痛止,骨内有声为效。

    《百一方》∶治损伤骨折,用夜合树皮(即合欢皮)四两(炒)白芥子一两(炒)为末,温酒每服二钱,卧时服,以滓敷之,接骨甚妙。

    《易简方》∶治打损接骨,用狗头一个烧存性为末,热醋调涂,暖卧。

    愿济堂刊施方∶治跌打骨断,用金樱子兜,即其根也,去皮煎酒热服,渣敷患处立效

    《儒门事亲》∶乌金散,治骨折,用乌金石(即铁炭)三两,自然铜、当归、大黄各一两,制为末,童便红花酒下二钱。又方∶接骨,用五灵脂散一两,茴香一钱为末,先以乳香末于极痛处敷上,以黄小米粥涂之,乃掺末于粥上,帛裹,木牌子夹定,三、五日效。

    麦斗金接骨方∶用古老钱二十个,自然铜五分,各以火 ,朱砂一钱,乳香、没药各三分。共为末,炒甜瓜子,擂酒送服一麦斗,三服即续。麦斗即茶匙也。

    《经验后方》∶接骨,用水獭一个支解,入罐内固济,待干 存性为末,以黄米煮粥摊患处,掺獭末于粥上,布裹之,立止疼痛。

    一方∶用五铢钱(醋制)一两二钱,黑鸡骨末三两,研匀,病在上服二钱,在下服四钱。

    或加乳香、没药。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