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释义云∶凡两肩仆坠闪伤,其骨或断碎,或傍突,或斜努,或骨缝开错筋翻,法当令病卧凳上,安合骨缝,揉按筋结,先以棉花贴身垫好,复以披肩夹住,肩之前后缚紧,再用布在外缠裹毕,更用扶手板,长二尺余,宽三、四寸,两头穿绳,悬空挂起,令病者俯伏于上,不使其肩骨下垂,过七日后开视之,如俱痊,可撤板不用,如尚未愈,则仍用之。若不根据此治法,后必遗残患芦节。
耀山云∶用水竹半边,长短阔狭,以患处为则,削去棱角,嵌入肩内,其肩下腋肢,再团一个,实其腋内,外以布带缚定系住,此治肩骨断碎之具,虽比板物较硬,然用之得法,缚之妥贴,则无动移之患矣。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释义云∶凡两肩仆坠闪伤,其骨或断碎,或傍突,或斜努,或骨缝开错筋翻,法当令病卧凳上,安合骨缝,揉按筋结,先以棉花贴身垫好,复以披肩夹住,肩之前后缚紧,再用布在外缠裹毕,更用扶手板,长二尺余,宽三、四寸,两头穿绳,悬空挂起,令病者俯伏于上,不使其肩骨下垂,过七日后开视之,如俱痊,可撤板不用,如尚未愈,则仍用之。若不根据此治法,后必遗残患芦节。
耀山云∶用水竹半边,长短阔狭,以患处为则,削去棱角,嵌入肩内,其肩下腋肢,再团一个,实其腋内,外以布带缚定系住,此治肩骨断碎之具,虽比板物较硬,然用之得法,缚之妥贴,则无动移之患矣。